現況神社本體建築已被拆除,原址改建為活動中心,僅留存部分階梯與鳥居石柱。

海山神社殘跡

海山神社位於今臺灣新北市中和區員山公園內,創設時屬於臺北州海山郡中和庄外員山,社格是無格社,於1944年升為鄉社,主祭明治天皇、大己貴命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維持經費主要來自官有地的收入。其殘蹟於2005年9月13日與附近的防空壕、積穗配水池一起以「海山神社殘蹟」之名被指定為新北市古蹟。

駁坎殘跡


海山神社的名稱來自於海山郡,為「一街庄一神社」之神社興建政策下所興建,為海山郡下設格最高之神社。其原定興建於海山郡役所所在的板橋街,但因板橋街內無合適地點,故將地點改為鄰近且同位於海山郡的中和莊,地處外員山的員山墓地旁,並與海山公園的闢建工程一起進行。海山神社於1936年8月28日舉行地鎮祭動工,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5月13日舉行鎮座式落成。1944年9月13日,海山神社升格為鄉社。

階梯殘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山神社即遭到廢棄,約在1950年代便被破壞,山下的參道興建了台新紡織,後改建為現今的公寓大廈。海山神社現在僅存階梯與第三鳥居柱礎等殘蹟。

第三鳥居柱礎
第三鳥居柱礎

防空壕

興建於昭和十六年(1941年),由官方動員青年團建設,共有七個出入口。二次大戰後此地為臺新紡織廠所有,防空壕前半段以水泥補強改建成員工福利社,1970年代紡織廠關閉後閒置。

防空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