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命服勤」法規解釋與實務疑義

待命服勤相關法規摘要 警察勤務條例 第11條 警察勤務方式如下: 一、勤區查察:於警勤區內,由警勤區員警執行之 […]

警察勤務審核與輪班輪休人員勤休相關規定彙整

勤務審核業務司法解釋及法規摘要 司法院釋字第785號解釋 公務員服務法第11條第2項規定:「公務員每週應有2日 […]

黃牛的典故由來與現代罰則

為什麼叫黃牛? 過去,被稱為「老黃牛」則是很高的褒揚,表示其具有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等優良品德。如今,黃牛肉成了 […]

從統獨爭議分析九二共識及兩岸關係

關於九二共識 民國76年(1987)7月15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除臺澎地區戒嚴,11月2日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 […]

戰爭來了怎麼辦 ?

俄羅斯與烏克蘭自從2014年爆發克里米亞危機後,兩國紛爭檯面化,2021年緊張局勢升溫。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special military operation),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戒嚴,俄烏戰爭正式開打,國際情勢緊張,軍事衝突造成不少平民百姓因空襲死傷。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為首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從加薩走廊向以色列發動大規模入侵,向以色列中部和南部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大批武裝分子闖入以色列領土,標誌著戰爭的開始,以色列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
反觀兩岸局勢,中共軍機112年侵入我防空識別區達961架次,創下政府遷臺後最多架次,這本手冊幫助讀者們更有能力應對嚴重事故、極端天氣、IT遭受攻擊、以及軍事衝突等各項緊急狀況。面對不確定的世界,許多人可能會感到焦慮。和平、自由和民主是我們必須持續維護和強化的價值,即使我們的國家安全仍然面臨威脅。中央、地方政府以及民間公司和組織都有責任確保社會正常運作,當我們受到威脅時,我們互相幫助的意願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
如果準備好了,不僅能使自己在戰爭中生存,更有助於提高國家應對緊急狀況的能力。